导航: 首页教育培训案例说法

临床思维与医疗事故 -- 固守局部

日期: 2009-02-03
    现代医学为了使医生更深刻地认识机体生理病理变化的本质,集中精力考察机体的某一系统疾病的特殊规律,在临床上分离出独立的专业体系,把相互联系的整体,人为地分割成相对独立的专科,并且有越分越细的趋势。
    但是,长期孤立地研究某一系统的疾病,所接触的只是自己熟悉的专科,则容易重视局部,忽视整体。特别是病人具有自己专科疾病的症状和体征时,医生很容易把自己的思维局限于专科局部,习惯用局部的变化去解释所面临的疾病现象,这种思维方法称为“固守局部”。这种思维倾向一旦形成,就会成为正确认识疾病的障碍,成为医疗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    案例 1
    患者,男性,12岁。7年前右手持竹筷玩耍时不慎跌倒,筷子刺入右侧鼻腔,当时鼻腔曾流血,当地医院对症处理后,鼻腔流血停止。此后,右侧鼻腔经常有少量清水样“鼻涕”流出,每次感冒则出现发热、头痛、恶心、呕吐等急性脑膜炎症状。7年中反复住院治疗9次,均诊断为“脑膜炎”,给予抗炎治疗。
    一次游泳后,出现高热、头痛、恶心,并有喷射状呕吐、抽搐、颈强直。患者家属向医生详细提供了上述外伤、脑膜炎反复发作及治疗的病史,但接诊医生未予注意。认为伤后已5年余,与脑膜炎关系不大,给予抗炎治疗,35天后出院。
    此后,患儿因鼻塞流清涕伴头痛,就诊于耳鼻咽科,发现右侧鼻腔有灰白色新生物,诊断为“鼻息肉”,行“鼻息肉”切除术。当晚病人出现高热、恶心、呕吐等严重颅内再感染症状,用大量抗生素治疗41天,症状缓解。
    最后,患者就诊于某市级医院,经检查全身一般情况尚好,神经系统无病理反射,右侧鼻腔粘膜呈淡红色,中下鼻甲不大,嗅裂处可见淡红色条索状新生物,质软,局部放置麻黄素棉片无明显收缩,头前倾15°时,右侧鼻腔有透明液体流出,体验符合脑脊液成分,X线片显示右筛板处有一约0.5m的骨质缺损区,诊断为“外伤性脑脊液鼻漏、脑膜膨出”。经神经外科手术修复后痊愈出院。
    本例患者先后经数家医院十几名医生的诊断、治疗,内科医生只顾抗感染,而不分析感染发生的原因,耳鼻喉科医生只顾局部,而不与外伤后清水样“鼻涕”及脑膜炎症状反复出现相联系,仓促施行“鼻息肉”摘除术,使病人几乎丧生。可见,导致医疗事故的原因是医生思维方法的局限性,忽略整体的结果。
    案例 2
    某女性患者,因会阴疾病进行激光治疗,10天后病人感觉到局部奇臭,周身不适,到妇科求治,并提供了有关的病史,但未得到有效的处理。
     1周后,患者感觉张口困难,到第2家医院耳鼻咽喉科检查,无异常发现,后转到口腔科,口腔科以张口困难无法作口腔内检查为由,未作详细检查。后来患者到中医院求治,经针灸治疗,仍无效,于是又到第4家医院求治,经内科、神经科、鼻科、口腔检查,均结论为“未发现本科疾病”。病人只好再求治于第5家医院,经内科、妇科检查,未得出正确诊断。
    此时,病情进一步恶化,患者又回到第一次就诊的医院。患者牙关紧闭,颈项强直,角弓反张,传染科医生会诊确诊为“破伤风”。由于拖延过久,医治无效死亡。
    本例先后曾就诊于6家医院,几乎所有的专科都作了会诊但都没有确认。患者的疾病本身固然有一定的复杂性,早期症状也不典型,但是破伤风在临床上并非罕见,之所以屡屡医疗事故,主要原因是在思维方法上未能跳出自己的专科局部。
    临床医生从事专科的时间越长,往往越容易忽视整体而固守局部。尤其当非本专科疾病出现了本专科疾病的症状体征时,就更容易发生医疗事故。
预防保健:84712717 健康体检:64731921 医疗咨询:64750202 口腔咨询:84780581 行政办公:64707662 医疗投诉:64731921
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65 京ICP备05082545号